2025年以来,多地发布小学教师缩编、转岗的消息,其中不少小学老师被要求转去目前生源相对充足的中学任教
临近2025年秋季开学时,“上海一小学只有22名学生但有23名老师”一事引发热议,该校因“老师比学生还多”,被指“严重浪费师资”。尽管校方曾声称“就算只剩一名学生也会坚守”,8月30日,这家名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桥小学(下称“上海三桥小学”)正式宣布关闭,22名学生被安排至4公里外的另一所小学就读。
上海三桥小学创办于1916年,曾长期坚持小班化教学,但最终还是因为招生不足被迫关闭,成为少子化波及小学生源的典型缩影。
2025年以来,全国有不少小学宣布“停招”“停办”“合并”等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公开表达对母校被关停的不舍。
小学生源减少与生育率下降密切相关。全国出生人口自2016年达到1786万人的顶峰后开始下滑,此后几年幼儿园出现“学生荒”,而从2024年开始,小学生源也开始减少。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小学招生人数为1616.63万人,较上年减少了261.25万人;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3.63万所,较上年减少了7200所。
2025年下半年以来,多地发布小学教师缩编、转岗的消息,其中不少小学老师被要求去教目前生源相对充足的初中生、甚至高中生。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薛二勇此前在《人民教育》撰文指出,按照现行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中小学学位需求总量将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文章提到,小学阶段学位需求总量2025年达到峰值后将快速下降,2031年后降速明显放缓;初中阶段学位需求总量在2021年-2026年呈微速增长趋势,2026年达峰后至2030年缓慢下降,2031年后需求总量急速下滑。
在2025年6月发表的论文中,上海大学人口研究所暨亚洲人口研究中心特约副研究员程顺祺等人基于模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基础教育师资总需求将从2025年的1569.97万人,下降至2035年的1036.53万人,需求总量将减少533.45万人。
“目前一些地区小学老师因为生源问题‘过剩’是一个普遍现象。”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表示:“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现在这个情况还只存在于低年级老师中,很快就会覆盖全部小学阶段,然后就是初中、高中。”
生源下降,小学老师“过剩”
2025年秋季开学后,湖南省长沙市的不少家长们发现,学校一年级开班数量明显缩减了,有些热门小学甚至出现了多年未见的“零扩招”现象。以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一所重点小学为例,该校2024年一年级有4个班,2025年一年级只剩3个班。多位家长表示,孩子所在学校2023级班级数是最多的,到2024年明显缩减,2025年则进一步缩减,有些小学一年级在2025年甚至一个班也没有。
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在2024年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小学在学规模已于2023年达到峰值。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后,出生人口在2016年迎来小高峰,但2017年后新生人口持续快速下降,于2022年首次跌破100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转负。2026年这波“婴儿潮”推动了幼儿园、小学生源数量分别在2020年、2023年达到高峰,但随后数年随着新生人口下降,学龄人口规模快速下降。
多位专家表示,中国学龄人口依学段呈现“排浪式”波动,生育率下降最先影响的是幼儿园,然后是小学,接着可能是初中、高中、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立龙等人基于七人普数据预测,2023年-2035年,中国小学学龄人口规模将减少约5216万,减幅达48.14%。
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志磊此前的研究,从2023年到2027年,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这6个省份的小学在校生预计将减少超15%,减幅与东北三省不相上下。其中,江西小学在校生预计减少60多万人,湖南小学在校生预计减少80多万人。
师生比,是教师数量和学生数量的比值,这是一个反映教师数量是否充足的指标。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2024年普通小学师生比为1:16.06,这是过去十年以来小学老师所教人数的最低数。按照相关规定,小学阶段的师生比为1:19。《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还显示,2024年全国共有小学阶段教育专任教师659.01万人,相比2023年减少了6.62万人。
2025年以来,江西南昌、瑞金、庐山、平乐以及湖南涟源、衡阳等地的网友纷纷在“问政江西”“问政湖南”等平台咨询,当地是否还有中小学教师招聘计划,但得到的答复均为“没有”。
其中,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教育局在回复中称:从2024年开始,受编制限制,进贤县已经暂停了教师招聘。该局还称,近年来因生源持续下降,教师编制数量还会减少。湖南省涟源市教育局则在回复中表示,因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以及学龄人口变化,目前,涟源市教师队伍整体饱和,2025年暂无教师招聘计划。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刘善槐长期研究学龄人口变化下的教育资源调配。在他看来,人口减少直接导致部分学校生源不足,部分学校可能因无法达到最低招生规模而闲置或关停。此外,学龄人口规模缩减将导致师资需求总量减少。这些变化均会引发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风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乔锦忠团队曾做过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的小学教师“过剩”。
随着教育需求减少,如何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成为多地教育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有人离开教师岗位,有人转去教中学
2025年8月以来,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一些年轻的小学老师先后收到了类似通知,当地教育局要安排数十位在编或即将入编的老师转入县里的其他政府单位工作,号召教师们积极报名转岗。
9月3日,衡山县发布《2025年全县中小学教师转岗机关事业单位选岗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涉及93名待转岗教师。
这份《通知》显示,教师转岗的单位包括当地的网信办、发改局、民政局、人社局、住建局等25个单位。
公开信息显示,衡山县2024年的出生人口数为2605人,与10年前的5957人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半。
不止衡山县,2025年3月,抚州市南城县面向全县在编乡镇教师公开选调55名,分别到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图书馆等24个不同岗位任职,报名人数超过140人,几乎全部来自当地乡镇小学教师;2025年7月,六安市叶集区有关部门公布当地小学在编教师转岗至事业单位的计划表,拟将30名有编制的小学老师转岗至其他事业单位。
从目前已有信息来看,小学教师转岗主要分三类:一是将小学教师转岗分流至当地其他事业单位;二是将教师转岗至生源相对富余的市区小学任教;三是小学教师经过遴选考试后去教初中、高中学生。这三类转岗形式中,以第三种为主。
截至2025年9月,多地发布公告,明确要求在小学遴选教师转岗至初中任教,涉及福建、江西、湖北、安徽、广西等地,这些转岗公告普遍要求小学教师具备初中及以上教师资格证,本科及以上学历,并遵循自愿报名、择优选调原则。
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为例,该县2025年8月发布公告称,2025年计划遴选30名小学教师到初中学校任教,按编制关系,城区所属小学遴选到城区所属中学,农村所属小学遴选到农村所属中学。










